工作量法
方法:这种方法是根据机器实际完成的工作量来计算折旧。首先确定机器的单位工作量折旧额,然后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折旧率。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= 机器原始价值 ×(1 - 预计净残值率)÷ 预计总工作量。折旧率 = (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× 实际工作量)÷ 机器原始价值 ×。这里的工作量可以是生产产品的数量、工作小时数、行驶里程等。
示例:一台生产设备原始价值为 20 万元,预计净残值率为 4%,预计总生产产品数量为 10 万件。当年实际生产产品 1.5 万件。则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= 20×(1 - 4%)÷ 10 = 1.92(元 / 件),当年折旧率 =(1.92×1.5÷20)× = 14.4%。
机器的功能完整性:如果机器功能完好,能正常运行,调整系数可能接近 1;若存在部分功能损坏,需要根据损坏程度适当降低调整系数。例如,一台机器功能损坏了 30%,调整系数可能取 0.7 左右。
回收价值
金属材料:废旧设备中的金属部件,如钢铁、铜、铝等,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。这些金属可以通过回收冶炼,重新制成各种金属制品,节约大量的矿产资源和能源。
零部件:一些废旧设备的零部件可能仍然完好或经过修复后可以继续使用,这些零部件可以作为备件出售,为维修其他同类设备提供支持。
稀有金属:某些高端设备中可能含有稀有金属,如金、银、铂等,这些稀有金属的回收价值,对于资源的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。
拆解
制定拆解方案:根据设备的结构和特点,制定详细的拆解方案,确定拆解的顺序、方法和所需的工具设备。
拆除附属部件:先拆除设备上的一些附属部件,如电线电缆、管道、仪表、阀门等,并对这些部件进行分类存放。
分解主体结构: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,如扳手、螺丝刀、切割机、液压千斤顶等,将设备的主体结构逐步分解成零部件。在拆解过程中,要注意保护零部件的完整性,以便后续的回收利用或处理。
分类存放零部件:按照材质、类型、用途等对拆解下来的零部件进行分类存放,如金属零部件、塑料零部件、橡胶零部件、电子元件等,为后续的回收处理做好准备。